今天想跟大家浅谈一下“循证医学”。
今年,我国是第一个爆发新冠肺炎疫情的国家。国家一声令下,全民戴上口罩,居家自我隔离。最终,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医务人员的全力奋战以及全国人民的团结一致下,我国抗疫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经济得以逐渐复苏。
但疫情在欧美国家开始蔓延时,欧美科学家和疾控中心却说:“不需要戴口罩,因为没有证据证明戴口罩可以预防新冠病毒传染。”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们说的证据,指的就是“循证医学”。当时只有有限的证据指出,口罩可以将一个人传播给另一个人的病毒数量减少90%以上。然而,这个有限的证据显然够不上“经过循证医学证实”。
在诊治靠“指南”、处理讲“循证”的欧美医学界,违背指南、不遵循证据、证据有限,这往往就意味着是不科学、不可靠的。这是他们一开始拒绝戴口罩的、最理直气壮的原因之一。
但是最近,部分欧美学者们在残酷的疫情面前,改变了观点,其中就包括循证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英国牛津大学的翠西·格林哈(Trisha Greenhalgh)。
翠西被认为是循证医学最坚定的支持者,但面对汹涌的疫情,她却认为英国政府不要遵循循证医学。
她说,“寻求完美证据可能是良好政策的敌人,现在就要采取行动了,不必等待随机对照试验证据……数十万人已经丧生,有限的证据已经足够了!
在翠西的坚持不懈的推动下,欧美政府对口罩的态度终于发生了改变。6月初,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控和预防中心以及英国纷纷开始对戴口罩表明支持态度。
世界顶级的倡导循证医学专家跳出来质疑循证医学,这到底说明了什么?“循证医学”已经靠不住了吗?
从医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简单地分为3个阶段:经验医学、循证医学和精准医学。循证医学的出现是现代医学的一大进步。传统医学以经验医学为主,而循证医学讲究的是研究证据,包括病因、诊断、预防、治疗、康复和预后等方面的研究。
基于循证医学,相关疾病的治疗指南顺应而生,这大幅度提高了诊疗效率,诊疗更加规范,避免因医学人员个人水平差异而造成的误诊。从这个角度来看,循证医学是科学的,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医学的发展。
但在临床实践和面对重大的公共卫生危机时,如果处处都要遵循循证医学,对于没有足够证据的诊疗和措施一律否定,这就不是科学了,而是“科学迷信主义”的表现。
相关干预措施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可能确实是因为其不科学;但也完全有可能因为应用不广泛,或暂未开展足够多的相关研究,又或者是大规模研究有难度,甚至可能是在研究样本和统计上出现了偏差。
曾有学者指出循证医学并不完美,称它存在两大弊病——样本及统计。
循证医学的理论是在临床研究依据基础上所得出的,而临床研究则离不开样本,但样本总是有差异和有限的,无法完全还原客观事实。
而至于统计,《Nature》杂志曾发表了3位统计学家的公开信,他们号召科学家放弃追求“统计学意义”,停止用统计学中常见的P值作为判断标准。
在文章发布之前,这3位学家曾将草稿放到网上征集签名。一周以后,这篇文章得到了来自50多个国家、800多名统计学家、临床和医学研究人员等专家的签名赞同。
点击了解:统计学白上了?Nature:800名科学家联名呼吁放弃追求统计学意义
因此,循证医学并不是衡量科不科学的唯一标准,一味迷信循证医学只会沦为教条主义者。
在此再推荐另外两篇关于循证医学的分析文章,有助于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个话题:
循证医学没有死,已进入循证医学2.0时代
游苏宁:循证医学体系正在走向崩溃
所以,循证医学本身也是一门理性的思维方式,是有用的工具;但如果使用不当,过度推崇,它也是一把双刃剑,所谓“成也循证,败也循证”。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在躯体疾病的诊疗上,“精准医学”发展如火如荼,有望引领躯体疾病诊疗的一场革命。
而在精神心理障碍诊疗领域,还停留在“循证医学”阶段,我们尤其要谨慎对待循证医学。
目前,大部分临床医学学科已在整体上实现了病因学诊断,常见疾病的病因、诊疗、预后都比较明确。
但精神医学还停留在症状学诊断阶段。绝大部分精神心理障碍病因不明,症状复杂,被诊断为同一种病症的不同病人之间,具体的症状差别非常大。这就导致了即使医生遵循了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指南,不同患者的康复情况仍然差距巨大。
文章来源:《医学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yxllysj.cn/zonghexinwen/2020/1024/600.html
上一篇:重医人物丨黎平:医者与师者,一个修复人的身
下一篇:口腔医学专业求职信多篇
医学理论与实践投稿 | 医学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医学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医学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医学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