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竞技体育理论
(一)运动员选材理论
运动员选材是近年来竞技体育理论研究的基本课题之一,也是重要课题之一。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所谓“出名要趁早”的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以此为目标规划自己的未来,而竞技体育作为一项体力劳动,更是对从业者的身体素质有着超高的要求。如何从众多的中小学生中高效的选拔适合竞技体育的人才,是目前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竞技体育也是如此,“伯乐”善于发现“千里马”十分重要,对“千里马”的培养亦十分重要。在竞技体育最初被重视,甚至可以说最初萌芽的时期,对运动员的挑选是无意识、无组织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选择竞技体育运动员应运而生。《运动员选材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介绍了竞技体育运动员选材的四个发展阶段,分别为“原始选材”“自然选材”“经验选材”和“科学选材”。第一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以及宗教的产生等,自然而言的产生;第二阶段是人们对竞技体育的认识还不充足,对专业的竞技体育运动员也没有足够的认识的情况下,主要以运动员的成绩为标准衡量竞技体育运动员的优劣;第三阶段的时间为20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那时,竞技体育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教练员们有了多年的工作经验、竞技体育现场的经验,他们根据自身的经验,采用定性分析的方式对竞技体育运动员进行评价与筛选;第四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后,那时,经验选材已经有所局限,其缺点也已经显现出来,这就促使从业者探索新的竞技体育运动员选材方式,如何运用科学技术手段,采用综合分析的办法评选竞技体育运动员应时而生。
在我国,对于第四阶段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有起步阶段、发展壮大阶段、相对停滞阶段与巩固提升阶段。其中,起步阶段是从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1980年至20世纪末是其发展壮大的阶段,停滞阶段是20世纪末,21世纪后,伴随着我们国家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竞技体育运动员的选材理论也进入了巩固提升阶段。总而言之,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科学选材”的竞技体育运动员选材标准逐步完善,到现在已经具备了比较系统和科学的发展模式,这一方法有“选材指标定量化”“评价方法规范化”“年龄分组规范化”“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二)运动训练理论
运动训练理论包含“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板块训练理论”和“全年均衡性周期安排理论”三种,其中,第一种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马特维耶夫提出的,当时前苏联为了在奥运会上战胜美国,设立了这一理论导向;第二种理论出现在20世纪末,当时运动员全年约九个月左右的时间参加大量的训练与比赛,依据这一现实情况,“板块训练理论”被“应时”的提出,其提出者是我们所不熟悉的维尔赫尚斯基;第三种理论是邦达尔丘克提出的,以期让运动员全年都保持竞技状态,在接二连三的比赛中取得最优秀的综合成绩。从以上三个理论可以看出,运动员训练理论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现代化、综合化。
以上所述的理论是基于竞技体育运动员的,主要为奥运会、亚运会、世锦赛、世界杯、NBA 比赛等重大赛事。且第一种理论不分年龄、能力等,可以说适用于所有的竞技体育运动员;第二种理论更适用于较高水平和能力的竞技体育运动员;第三种理论则更侧重于竞技体育运动员中的“最优者”。
(三)运动竞赛理论
运动竞赛包含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比赛,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比赛共同组成了运动竞赛。运动竞赛活动可以宣传体育运动,吸引人们参加运动与体育锻炼,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运动竞赛包括四个特征:竞争性、竞赛的公平性、规则的制约性以及结果的随机性。其中,竞争性是运动竞赛的基本属性之一,无论比赛规模的大小、参与人数的多少、比赛的意义是否重要,竞争性都存在于运动竞赛之中;竞赛的公平性是运动竞赛的固有属性,主要表现在竞技体育运动员参赛的等同性与运动竞赛中裁判员判决的公平公正性,这之中,关于运动竞赛的一些规章制度可能不尽完善,关于竞赛的规则和判决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但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这些问题必将逐渐完善;规则的制约性主要体现在规则对竞赛条件有明确的规定、对竞赛行为有严格的限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的制约性很好的保证了竞技体育与一般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如篮球比赛的“三秒违例”“八秒违例”和“二十秒违例”等规则,都很好的保证了赛事的正常进行;结果的随机性比较好理解,在运动竞赛中充斥着数不清的不确定性因素,无论是运动员自身的不确定性因素、还是赛场上的不确定性因素,都能造成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但恰恰因为未知,运动竞赛具有强大的魅力。
文章来源:《医学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yxllysj.cn/qikandaodu/2021/0708/905.html
医学理论与实践投稿 | 医学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医学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医学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医学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