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叙事学理论是文学批评的重要工具,进入新世纪以来,叙事学理论的蓬勃发展更是推进了文学批评的不断更新、进步。叙事时间和叙事视角是叙事学理论的两个重要部分。叙事时间是指“故事时间”和“话语时间”之间的关系。前者指所述事件发生所需的实际时间,后者是指用于叙述事件的时间,通常以文本所用篇幅来衡量。[1]112故事中的事件总是按照时钟上的时间依次发生、发展、变化的,而作为小说的作者,有时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会人为地将故事的自然时间重新安排。正如福斯特所说,“每一部小说中都有一个时钟,但是小说家可能不以为然”。[2]20叙事视角是指叙事时观察故事的角度。同一故事,如果观察的角度不同,其效果也大相径庭。叙述者如采用几个不同人物的眼光来反复观察同一件事,也就是说多个人物分别从“我”自己的视角来叙述故事,使同一故事得到多次不同的呈现,这在叙事学中被称为多重式人物有限视角。与此不同,叙述者的全知视角是指叙述者可以不受观察角度的限制,叙述任何他(她)想叙述的东西。叙事视角不同,读者对同一事件的理解也不同,因此采用不同的叙事视角可以扩大读者的阅读空间,便于读者形成自己的认识和判断。
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是一部南方地主康普生家族的衰败史。福克纳在创作该小说时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手法,使小说在形式上颇有特色。下文从叙事学理论出发,着重从叙事时间和叙事视角两方面探讨《喧哗与骚动》,以及福克纳如何组织文本来凸显主题。
二、叙事时间
任何叙事文本的时间都具有双重性,即“故事时间”和“话语时间”。故事时间是所述事件发生、发展的实际(自然)时间。故事时间受制于自然时间不可逆转的规定性。[1]114话语时间指作者为了某种表达效果或审美需要,控制或重新安排故事时间。因此,话语时间经常违逆故事时间。热奈特[1]112在阐述话语时间与故事时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时,提出 “时序”、“时距”、“频率”三个重要概念。
时序是指叙述者在叙述故事时所遵循的时间顺序。叙述者既可以遵循故事原本变化、发展的自然顺序,也可以“任意”打乱故事的自然顺序,以达到深化主旨的目的或是达到某种阅读效果。“在叙述过程中,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是:如果事件还没有发生,叙述者就预先叙述事件及其发生过程,则构成“预叙”;事件时间早于叙述时间,叙述从“现在”开始回忆过去,则为倒叙”。[1]116
《喧哗与骚动》的四个部分分别以四个不同的时间 1928年 4月 7日、1910年 6月 2日、1928年 4月6日、1928年4月8日作为标题。显然这四个时间是错乱的,并不是按照自然时间的先后顺序,而是采用了CABD为序的时间模式。采用这样的时序显然会给读者的阅读带来很大困难,但反过来说,当读者通读小说后恍然大悟,会对小说的来龙去脉和小说的主题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这种错乱的时序确实是作者独具匠心的有意安排。但在每个部分内,叙述者基本是按照故事变化发展的自然顺序叙述的。小说的前三个部分分别以班吉、昆丁、杰生的口吻,叙述了当天他们的见闻,其中大部分篇幅是叙述者在回忆往事。这些以当天作为故事的实际时间,关于往事的回忆就构成了倒叙。叙述者频繁地跳转于往事与当前事实之间,使过去与现状交织呈现。因此,从结构上看,这些倒叙的内容实际上构成了一个插入的叙述片段,即插叙。这些插叙(即叙述者对往事的回忆)也并非遵循自然时间顺序来完成的。叙述者仅是提供了一些零乱的记忆碎片,没有完整的时间线索,没有来龙去脉,没有前因后果,这就迫使读者积极调动主观能动性,真正参与到小说中,自己来判断小说中所有事件的前因后果。
时距是指故事时长(用秒、分钟、小时,天、月和年来确定)与文本长度(用行、页来衡量)之间的关系。据此,热奈特提出将时距分为四小类:(1)叙述时间短于故事时间:即“概述”;(2)叙述时间基本等于故事时间:即“场景”;(3)叙述时间为零,故事时间无穷大:即“省略”;(4)叙述时间无穷大,故事时间为零,即“停顿”。[1]119小说的第一部分以班吉的口吻叙述,从时距的角度来看,是场景描写。在这部分中,读者看到的是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人物的动作,好比是舞台上的人物表演。在场景描写中,叙述者班吉将自己的声音降到最低,不对任何事件做评论,不干涉故事的发展,甚至不表达任何自己的感想。只是像一台摄像机一样,拍摄下一个个片段。这种场景描写使读者可以不受叙述者自身态度和偏见的左右、客观地对故事中的人物做出判断。第二部分以昆丁的口吻叙述,多次使用“停顿”。故事时间暂时被悬置,故事外的叙述者为了向读者提供某些信息,从自己的视角而不是从人物的视角来描述人物外貌或场景,暂时停止故事世界里实际发生的连续过程。[3]100在小说中,昆丁是个思维发达、敏感锐利的人物,他总是试图摆脱具体的人物限制,居高临下,站在故事外,发表一些评论,此时故事世界里的实际事件就被暂停了。 昆丁在看到梳妆台上的表的时候,忽然联想到 “耶稣在加利利海海面上行走,华盛顿从来不说谎”[4]75以及父亲给杰生买过的一只表甚至表上的小玩意等等,短短的时间里想到了很多,发生了很多。文中大段大段的长句层出不穷,有时候一句话,或者若干集中的段落没有任何标点,长达几页,这种停顿表现了作为长子的昆丁将家族荣耀看得高于一切,家庭的分崩离析和凯蒂的失贞使他痛不欲生,充分体现了“昆丁是小说中最复杂也最痛苦的人物”。 [5]115
文章来源:《医学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yxllysj.cn/qikandaodu/2021/0301/779.html
上一篇:史记的叙事学考察与分析
下一篇:教海探航一个伟大的隐喻
医学理论与实践投稿 | 医学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医学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医学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医学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